苗实,苗实讲师,苗实联系方式,苗实培训师-【讲师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苗实:苗实:民间派与学院派的纠葛
2016-01-20 1397
什么是民间派?就是虽然上过正规大学,受过某个专业的系统训练,但是后来跨专业,在另一专业上自学成才,长期奋斗在体制外。譬如,学者苗实,就是民间派的代表,受过物理学专业的系统训练,但是后来跨专业,经过十几年读书钻研,在经济学专业上自学成才,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经济学家,活跃在体制外。当然,上过经济学院和研究生院,或者还留过学,上过西方名校,毕业后长期奋斗在体制内,就是学院派。譬如,林毅夫老师,北大经济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北大执教。可以说,无论是民间派,还是学院派,同属于天道酬勤,滴水穿石。而且,都是长期热衷理论,运用理论进行现实分析。不同的是,民间派擅长做通俗易懂的短文章,学院派擅长做专业术语密集的长论文。说白了,多篇短文章可以加工集合而成长论文,而长论文也可以相应分解为多篇短文章,两者思想本质上并无二致。也就是说,民间派和学院派可以一分为二,也可以合二为一。本来,他们之间就是互通有无,各有长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客观上他们有合作共赢,也有冲突斗争。记得,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先生指出,按照有无同行评议的高等级学术论文和有无媒体报道,可以分出四类学者。全面发展的学者既有学术论文又有媒体报道,大多数专业学者只有学术论文没有媒体影响,有相当数量人既没有学术论文也没有媒体文章。最糟糕的,是那些整天在大众媒体发表豆腐干式想法、却从来没有发表过同行评议论文的所谓媒体学者。我苗实觉得,如果大众媒体包括网络的话,这里的媒体学者就等同于民间学者,而所谓的豆腐干式想法就是通俗易懂的短文章。那么,对于他说得最糟糕,只是一种道德评判,根本就没有说服力。毕竟,是好是坏,价值观不同,内涵就不同。也就是说,中国的学者有体制内体制外,而体制内是学院派学者,属于铁饭碗,体制外是民间派学者,属于自谋生路。而且,二者虽然同为经济研究人员,扎根于同一学科体系,发现和传播同一学理,但是价值观方面,由于生存方式不同,就有所差异。譬如,学院派学者,端着铁饭碗,并通过不断写论文,评职称,提高工资待遇,最后铁饭碗变成金饭碗,过上了中产阶级的优厚生活。可以说,他们的生存方式是写论文,听政府的安排,换得政府的供养。不过,横在学院派和民间派之间的这堵墙是政府修建起来的,墙的一边是计划经济,另一边是市场经济,民间学者自谋生路,就是在市场经济中打拼,接受市场经济检验。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学者不是没有能力写论文,而是没有条件写论文。毕竟,民间学者在体制外,不在体制内,他们写论文,一端不上铁饭碗,二评不了职称,从而除了拥有自己的论文以外,无法获得任何资源,难以生存。更进一步讲,民间学者被逼无奈,当下的唯一选择就是写大量通俗易懂的短文章,最大化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更好宣传科学真理,普及传播专业知识,来养家糊口。说句公道话,如果没有门户之见或党同伐异或体制藩篱,民间派学者和学院派学者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下来,列出双方个人简介,仅供参考。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自我炒作,而是为大家厘清民间派与学院派所走过的不同的学术之路。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 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 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导师。2012 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林毅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曾担任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林毅夫于1986 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荣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法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苗实(原名张春田,字苗实,号道邻),陕西之西府眉县人,著名学者,独立经济学家,国家转型研究院(筹)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最富争议的民间经济学家之一,著有《中国经济如是说》《林毅夫学术批评》《学者苗实自选集》《人生经济沉思录》《读书随处是净土》和《诗歌对联晓东方》,编有《苗实现象争论》和《中国经济指南》一至十六册,皆可免费下载,欢迎阅读指点。1996年9月—2001年7月,在宝鸡文理学院攻读物理学专业;2001年8月—2013年9月,在苗实研究室从事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尤其专注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宏观与三农问题;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西北大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白永秀教授,就区域经济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担任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14年5月至今,在民间智库国家转型研究院(筹)继续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2009年9月以来,在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草根网,天涯财经论坛,凯迪社区,新浪微博,易汇网,新浪杂谈,中华论坛,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中经论坛,凤凰博客,天涯博客,价值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精英博客,北美博客,和讯博客等多家网站发表大量文章,深受广大网民喜爱,名声大噪,轰动不断,在经济学界或财经评论界享有广泛声誉,在中国网络媒体具有较高知名度。经相关统计,苗实自发表文章以来的多部系列作品目前为止已经有12856人次下载,各种文章累计点击2000多万人次,收到回复6万多人次,专门评论文章38人次。
       在音乐歌唱中,同样有学院派与民间派的区别。郑晓陵先生指出,民间派声乐是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不朽瑰宝,它融合了汉族民歌和各少数民族民歌的多种音乐元素,是音乐界最为繁荣的艺术世界。这些民歌、民谣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集体劳作过程中共同创作出来的,是他们生活、思想感情的艺术化形式,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质,是空灵、淳朴、古老的民间音乐艺术。与民间派相对立的则是学院派声乐,它是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是指以借鉴美声的唱法为托,注重中西结合的唱法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一直以来,学院派占据中国音乐界的主要地位,但是它的科学性与表现形式受到人们的质疑,而民间派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学院派产生一定的冲击,引发了学院派与民间派之间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学院派明显处于“下风”。虽然,学院派音乐与民间派音乐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但是它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是可以相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民间派音乐元素是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是学院派音乐延续下去的源泉。而学院派又为民间派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两者之间相生相成,是声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学院派与民间派应互相融合、促进,从而实现中国音乐的大发展大繁荣。还有,张明华先生在《“学院派”与“民间派”的相处之道》一文中讲,文博界有所谓“学院派”与“民间派”,也有博物馆和收藏经营界“两道”一说。我置身所谓“学院派”的博物馆四十多年,深知双方历来就有互相瞧不起的偏执,但大都相安无事,不乏朋友、师生间的友好关系。不过,一幅苏东坡“功甫帖”,搅得双方剑拔弩张,互不买账,有的甚至祭出了“文革”式的刻毒语言,有的直接闹上了法庭。事发已经一年,至今余波不断,惊动海内外,社会氛围极不健康。我感到有必要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真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作为博物馆的一员,不想、也没有必要去列举博物馆的专家要比民间的多多少,强多少,去与“民间派”一较高低;更无必要莫名其妙地去唱衰“民间派”。民间藏龙卧虎无人否认,但全国那么多庞大复杂、“国之瑰宝”集粹的博物馆机构,居然是靠一批无能之辈维持在那里,同样难以想象!《博物馆鉴定家为何越来越弱?》的作者希望博物馆能吸纳民间专家的提议,是个不错的主意。目前,尽管博物馆的人才制度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欠缺,但博物馆正规的录用渠道比较畅通,自身的培养机制尚且有效,民间特长人才的吸纳,早已通过多次知识竞赛、综合考核,择优录用,发挥着有目共睹的能量。作者应该知道,他所在的上海,不少出色的、知名的博物馆在职专家,就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
       对于中医方面的学院派与民间派,网友百嘉中医是这样认识的。中医最近几年有“学院派”与“民间派”之争,其实二者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讲就是知识获取途径不同,前者来源于系统的学院教育,后者主要依靠传统的师承方式。我本身是正规学院派出身,在工作了十几年的过程中,也接触了很多民间派,也从民间派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很多人对“学院派”指责比较多,认为很多中医专家都是混日子的,并没有真正的本事,当然也有很多人担忧很多民间派的医生没有受到很好的中医教育,会依靠那点中医医术来招摇撞骗。我对这两派的看法是,各有优点和缺点,最好能够结合,互补长短,这样中医才能更好的发扬光大,首先学院派的教育是比较正规的,其中也学习了西医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在诊查一些疾病的时候,心中能够比较清楚了然。但是学院的中医教育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第一就是不重视经典的教学,本人在大学的时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都不是特别重视的,老师也没有讲出来里面的道理。至于《神农本草经》和《难经》根本都不在学习之列。另外在临床教学上,也是以西医思维为主导,以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指导,比如我在大学实习的时候,跟随很出名的中医专家查病房,老专家很多情况都是根据中药的药理作用来加减药物,比如这个病人血糖高,他就会加入一些在药理研究中能降血糖的中药,其实这完全违背了中医的知识体系。只能成为不伦不类的中医,临床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更有现在很多在我看来都是没有用的课题和实验。从大白兔和大老鼠身上反复折腾,最后可能还是一个假的结果。我前些日子和一个朋友到国家图书馆去查点资料,国内的学院派的东西,我们一般都不会去看,第一是没有多少新东西,第二假的东西很多,我们主要是看日本的经方资料,目前在这个方面,日本确实做的比我们要好的多,他们把中医是真正普及了,人家的中成药都是从《伤寒论》中来的方子,在杂志上随处可见经方做的中成药的广告。比如小青龙颗粒、大青龙颗粒、四逆散颗粒等等。因此学院派的缺点是丢弃了传统的看病的方法,把精力都用来搞中医中药现代化了。比如《黄帝内经》中的诊断精髓“五运六气”,恐怕没有几个教授会用的,即使现在有些教授发表了些文章,也多是从预防学角度来看,真正用在临床个体上的很少,本人却发现“五运六气”学说对个人的诊断非常重要,对后面的用药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真的是王冰所说的“上师所秘”。当然,也不是“民间派”都是真才实学,我在这十几年的行医过程中,也接触了很多民间医生,确实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他们大多数人都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这是比较正确的思路,但是也有很多民间医生也有一些爱吹捧的习惯,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水平。也有一些用祖传的噱头来宣传自己,这些都是不好方面。现在很多人会说“大医在民间”。确实在民间有很多水平很高的医生,也是按照古人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和运用中医,比如东南卫视的黄剑就在记录民间中医。其中不乏很好的民间医生。因此,我的观点就是不管“学院派”还是“民间派”都要重视我们的经典学习,学习我们古人的学习方法和运用中医的办法。这样才是正确学习中医的思路。在中医办学上,我非常欣赏北京厚朴中医学堂的办学思路,与其堂主徐文兵医师曾经交流过,我们现在能从古法学习中医的人真的是不多了,任重而道远,要多推广中医,更要推广学习中医的正确方法。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石家庄站 sj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