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的都市和人群中,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去留无意,悠然轻松?谁能让自己的心灵在漩涡之中保持一派清明?就是那些懂得修心的人,他们在平日就注意陶冶自己,才能让心越来越稳,让情绪越来越平。
阿菲是一所女子会馆的服务员,她负责前台的咨询工作,为来到这里的客人推荐适合她们的服务项目:美容、减肥、舞蹈等等。她说如今最受欢迎的项目是瑜伽,她也经常为不了解的客人推荐这种健身修心的运动。阿菲自己也做瑜伽,她说这令她受益匪浅。
瑜伽是由身体的动作和冥想两部分组成的,不但可以健身、塑身,还能让心灵为之一静,情绪得到舒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摆脱生活的种种束缚,追求身心宁静。他们渴望始终走在宁静的阳光里,而不是在风雨中跋涉,没有片刻喘息,没有自我空间……
我们很少能在老人以外的人身上看到“安宁”,小孩子活蹦乱跳,成年人忙忙碌碌,大家都在为生命躁动,为生活奔波,没有清静的时候。他们也渴望“浮生偷得半日闲”,在闹市中悠然自得一番,可惜这是一个没有时间实现的梦想。如果人只有在步入老年,什么事都不能做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安宁,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无奈了?
有人把心理上的烦躁归结为忙碌生活所导致的抑郁,事情太多,静都静不下来,怎么能享受安宁?一通电话响了,另一通电话响了,接连不断的电话响了,这就是都市人的生活,为工作、为人际、为各种各样的事奔忙着,神经绷紧,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连休息日都有安排,悠闲,宁静,在哪里能找到?
有人尝试在娱乐中让自己松一口气,可是,人潮拥挤的旅游景点,人声鼎沸的KTV包房,电影院总在播放充满商业气息的片子,就连朋友间的聚会,也经常沦为“烦心事交流会”,想要松一口气,结果却是泄气。人们甚至觉得只有等到退休以后,才能万事全抛,过梦想中的悠闲生活,但退休之后难道就没有烦恼?疾病、儿女、养老,样样都可能让人操心。可见,安宁与年龄无关、与工作休息无关、与大部分事情都无关,安宁,说到底是一份心态。
有多少人关心自己的心态?答案是“很多”,但有多少人能塑造自己的心态?答案是“极少”,当人在寻找宁静的时候,总会发现他们刚找到一个尖角,就先被烦恼找到了。于是,在各种烦恼的纠缠之下,好不容易找到的宁静不翼而飞,人们陷入了生活的“汪洋大海”,不得喘息,不得平静。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最希望塑造的心态是坚强,而不是宁静。面对生活,人们希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承受能力,而不是“逆来顺受”的能力。其实,心灵的安宁并不是逆来顺受,它有深厚的内涵,它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很多东西。
心态安宁,才能带来生活中的安宁姿态。为什么我们总在为琐事伤神?为什么我们总为突来的意乱慌手慌脚?为什么我们即使取得成绩也觉得不满足?因为我们的心总被浮躁和欲望占据,我们的头脑里充斥着各种念头,关于未来我们的设想那么多,关于过去我们的悔恨也不少,关于现在更是一团乱麻无法理顺,我们怎么能平静?
越是难做的事往往越有价值,追求宁静也是如此。喧闹的都市和人群中,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去留无意,悠然轻松?谁能让自己的心灵在漩涡之中保持一派清明?就是那些懂得修心的人,他们在平日就注意陶冶自己,才能让心越来越稳,让情绪越来越平。
他们讲话的时候很少大嚷。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如何,有很多外在表现,说话是最明显的一种。性子急的人说起话来像连珠炮,性子慢的人说起话来像温开水,善良的人说话总是肯定的,阴险的人说话总有太多的虚伪……心灵宁静的人说起话来不疾不徐,既有分量又有分寸,就像他们的表情始终是可亲的,气质始终是淡雅的。
他们喜欢阅读或音乐,或安静的活动。追求知识是他们的一大爱好,他们认为思想的深度与心灵的容纳度息息相关,一个有智慧的人必然不骄不躁。他们也会栽花、种草、品茶、临帖、对弈……这些爱好都能使人享受到清闲,让人的情绪得到松弛。
他们会刻意留出独处时间。一个人的时候最适合安静,散步或者坐卧,最舒服的姿势带来最惬意的体验。生活太拥挤,需要一个属于自我的小空间,享受孤独的沉思,享受与自己对话的乐趣。一个有独处习惯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静下来,因为平静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静”带来的好处不只是心平气和,还有处事的冷静。每临大事,人要有静气,才能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因为有“静”的能力,也就不必再为那么多琐事烦恼,不论遇到什么,先安静下来,以安宁的心态应对一切,你会觉得安静过后,心浮气躁消失,换来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好运宝典
面对生活,人们希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承受能力,而不是“逆来顺受”的能力。其实,心灵的安宁并不是逆来顺受,它有深厚的内涵,它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