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课改改什么
——中国基础教育昌平论坛暨发现第三代课改研讨会侧记
中国教师报记者 王占伟
4月28日,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昌平论坛暨发现第三代课改研讨会的胜利闭幕,中国教育媒体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其显著标志有三:一是第三代课改理论框架的提出与发布,二是中国教师成长学院的揭牌,三是第三代课改相应课型的推出与观摩。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曜升……众多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0名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个个中国基础教育的“闪光时刻”。
论坛有什么创新
中国基础教育昌平论坛由中国教师报和北京市昌平区教委联合主办,是一个开放性的全国性会议组织。本次论坛设在明十三陵景区里的长陵学校,与会代表走进远离都市喧嚣的乡村田野,吃农家饭,观田园风光,品生态教育,体验了三代课改的思想盛宴。
论坛正式开始之前,与会代表观摩了长陵学校的校园文化,走访了新成立的中国教师成长学院,参观了课改展览馆。
本次论坛集结了众多课改专家,其主题报告的核心特征是多、短、精,被称为“微报告”。无论北京市昌平区教委,还是昌平区长陵学校,其典型发言都不超过20分钟。无论是微课程创始人李玉平、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助理、编辑部主任李炳亭的主题演讲,还是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河北省清河县挥公实验中学校长张海晨、全国“高效读写”总课题组组长田玉的主题报告,均不超过30分钟。
如果说微报告是一种“预设”,那么教育沙龙则是一种“生成”。本次论坛分别以“中国梦·教育梦”、“对话第三代课改”为主题,举办了两个教育沙龙。昌平区教委主任李成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国安、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教育局局长任永生、安徽省铜陵铜都双语学校校长汪兴益、江苏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雷、河北省围场天卉学校校长胡志民、山西省泽州一中校长李海勇,与代表们分享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探索。
在思想碰撞的基础上,呼应第三代课改的11种全新课型集体亮相,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为保障学习效果,论坛又开辟了“第三代课改”、“教育新技术”、“高效读写”三个分论坛,让与会代表自主选择参加,与专家深入探讨相关问题。
对此,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指出:“中国教师报以发现第三代课改为主题发起举办高端论坛,旨在进一步廓清课改路径,为进入深水区的课改提供转型新思维、新经验。”
第三代课改标志是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的六字箴言,但在实践领域,由于认知和观念的差异,课改在不同阶段呈现了不同特征,中国教师报以此把课改大致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改变的是课堂的结构;
第二代课改实现了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改变的是教与学的关系;第三代课改在此基础上,摆脱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不再过度纠缠于课堂技术,而是以“人本”为基石构建全新的课堂规则和形态,更加强调生活内容和方式,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改变的是教学的意义。
在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看来,第三代课改有三个主要标志。第一是无限放大自学,即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学生才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第二是去教师主导化,尽可能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控制。第三是去形式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技术必须基于学情或者学习现场的需要。“教学改革不是简单改技术,而是改观念。改观念不是白板黑板的问题,而是教学的意义,课堂的背后是教育思想的支撑,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认识。”
李炳亭提出,课改将进一步深化,从“改课堂”向“改教室”过渡。“如果说‘改课堂’是改变教学时间的单位效益、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那么,‘改教室’则是改变教学空间的‘社会性’、文化形态和人生模式。”他给新教室的定位是“教育的母体,国家的雏形”。
在第三代课改沙龙环节,主持人首先讲了个故事:一所学校把外校不要的问题学生集中起来办了一个班,就配备了一个老师,所有课都由这个老师一个人上。这个特殊班的学生物理成绩最高只有14分。然而3个月后,和平行班一起考试,这个班只有两个孩子没及格。这样的学生究竟是怎么教的?课究竟是怎么上的?
这个真实的案例深深吸引了与会代表。案例的主角——山东省兖州一中教师李平临时被邀请到主席台上讲述她和这个特殊班级的故事:“我第一月就是默默陪伴着他们,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跟他交流的时候眼睛看着他,拍着他的肩膀,慢慢跟他聊。告诉他你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点我已经关注到了。我是教语文的,其他的课都不懂,上别的课时,我先从学科老师那儿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上课时就让学生自学、讨论、展示,我就负责监督、调控。上这些课实际上是兵教兵,我只是一个组织者而已。”
现代学校什么样
建设“生态型”现代学校,是长陵学校的追求。该校致力于打造“一所培养现代人的学校”。在该校校长李雪涛看来,学校用什么精神改革非常重要。“要把简单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最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搞好课改呢?”李雪涛说,“校长改革的信念必须坚定。如果校长头脑中就有‘小声音’,你怎么让教师满怀信心推进课改?”
在现代学校的建设中,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行“双主”管理,即学生主体的管理和学校主导的管理,两套班子。学生校委会下设六大机构:学习质量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学校发展中心、学校服务中心、招生宣传中心、学督委。
据该校校长张海晨介绍,学校没有政教处,只有以上几个职能中心。学生校委会各中心对接了学校校委会各中心。学校的决策在第一时间一定让所有学生都知道。
“几乎所有学生都在某一个部门里任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的改革不单纯是某一个局部的变革,是全系统的变革。比如学校里所有的物资核查登记盘点都是学生,学生会在开学初到每一个教室、办公室登记。到学期结束时,他们再到承包的办公室、班级去盘点。过去,学校服务中心做这项工作需要一个星期,现在学生做只需要一个小时。所有的孩子都参与了各个中心的工作,学校真正成了一个小社会。”张海晨说。
教师成长学院做什么
很多知名企业都有商学院,中国教师报也有自己的教师成长学院。
2011年,中国教师报在北京市昌平区长陵学校建立了编辑记者实践基地,2013年中国教师报依托长陵学校把实践基地升级为教师成长学院。教师成长学院将开展系列公益培训活动,通过理念引领、思维启发、技术指导等途径推进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在此基础上面向全国承接各地教育局和学校的培训业务。
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学院秉承“让思想成长,让信仰起航”的理念,通过为教师成长提供美好课程,唤醒职业信念,传播课改文化,培养种子教师,着力构建开放多元、实战有用的教育培训平台,旨在为教育改革蓄势,为教师成长蓄力。
教师成长学院由实战派专家担任成长导师,课程涉及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新教室建设计划、微课程、高效读写、思维导图、领导力修炼、发现自我课程、认识儿童课程、团队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策划等系列主题,授课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结合课堂观摩、学校考察、主题沙龙等形式,突出体验式学习和反思性学习。
“本次论坛把中国课改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教育实验室’、‘人本跨界大课堂’等正在成为第三代课改的标志,为中国课改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与会的郑州一中经开校区校长姬文广评价说。
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