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淼清,魏淼清讲师,魏淼清联系方式,魏淼清培训师-【讲师网】
电力\能源\安全\法规\党建\演讲\营销\多媒体\软件开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魏淼清: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2016-10-24 3683

 

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一)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这个走过95年历程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时刻面临着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无疑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二)“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什么在管党治党中,党内政治生活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1981年,人民日报刊发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关于党风问题》一文,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延安时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向党中央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5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回答着这样的关键性问题:党员如何坚守誓词,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我们党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郑重的党”?

  25年前,一场“平静的葬礼”将苏联埋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人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健康的政治生活、严密的组织纪律,助力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从官僚化、等级化,到放弃民主集中制、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苏共亡国亡党也与党内政治生活失序失常有关。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真理的力量,又有人格的力量,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严明的纪律,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长期探索形成的治党经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什么时候严肃对待这些规范,就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观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时期,往往也是政治错误集中爆发的时期。“左”倾路线大行其道,“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无一例外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建党95年、执政67年的中国,依然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政党”。探求中国的秘密,一个关键就在于,中国能以经常性、严肃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内团结,统一党内意志,并把这个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便只是简单的“嘀嗒、嘀嗒”声。

  (三)“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1945年4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这样发问。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1980年2月,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这样发问。

  “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2013年9月,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朝着民族复兴迈进,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样发问。

  三个历史时期,三次深刻发问,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忧患意识,是治党的责任担当。而不断发展的,则是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赓续我们党95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挑战,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视之为党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喻之为党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强调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对党而言,这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党员而言,这能不断增强党性,筑牢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才能不断去“杂质”,全力防“污染”,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作示范;“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法论,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展开,保证我们党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政治意识;“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增强大局意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增强核心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十八大以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让“四个意识”成为8800多万党员的“思想底色”,使全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长期不生火,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440多万党员,基本上都经受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改革开放之初,3600多万党员,绝大多数是1949年后入党的;到2015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875.8万,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

  党员结构的变化,折射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命题”。身份转变、思想解放,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组织管理模式变了、社会交往模式变了,如何应对时代场景的历史变化?社会流动加速、利益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侵蚀着党的肌体,如何应对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

  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为什么少数干部“落马”,腐化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有的地方从政环境恶劣,甚至演变成“塌方式腐败”?为什么有的单位政治生态污浊,“潜规则”大行其道?种种问题,虽然各有成因,但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在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松懈有关。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二是随意化。一些党组织不按章办事,党内政治生活不及时、不坚持、不规范,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党内政治生活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平淡化。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也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重回正常化,让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焕发出蓬勃生机,推动中国实现30多年的经济腾飞。时隔3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定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也正是要以充满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时代性的党内政治生活,锻造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再发。

  (五)在《人》的发刊词中写道,“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如何越烧越旺?

  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总开关”,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问题。周恩来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什么是政治问题?是补充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上的“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上下一心、令行禁止,维护中央权威,向中央看齐。

  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延安时说“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败退台湾后感慨“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在今天仍值得深思。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政党,纪律是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严治党,必须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特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2016年初,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重温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时隔67年,这篇经典文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通篇贯彻着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论。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法,才能真正发挥好我们党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在某地党委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10个上访户代表列席;被问及感受时,一位上访户说,领导坐在前面,是不是红了脸、出了汗,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他的脖子根都红了,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强调“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警示不能让“利器”变成“钝器”,“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总书记要求重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扫除了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让党的肌体更健康。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比什么都还重要的事情,是解决党的一切任务的中心关键与决定因素”。

  (六)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而在这前后相续的征程上,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也需要把握住两个坐标: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现实”。

  多次引用“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谈,深情讲述焦裕禄、谷文昌的事迹,在西柏坡的“六条规定”前一一对照……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中体会信仰的力量、阐释传统的价值,寻找新的时代条件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正能量。弘扬“红色传统”,构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坐标。

  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经验,在一代代人中传承。延安整风时期,南方局机关的一次党小组活动中,小组长请周恩来作总结。周恩来却拒绝了,“该小组长作总结。……在这里,大家都是同志。开党小组会,我们都要受组长领导。难道有什么特殊党员吗?”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做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成熟的。经过长征路上的失败和反思,民主集中制才真正成为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促成《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无论是党员用严格的作风书写的答卷,还是党组织在艰辛探索中找到的方向,都是我们党能够永葆生机的秘诀所在。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总书记曾以“七个有之”概括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让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点名批评西湖边的会所,严肃处理拉票贿选案,深入剖析巡视发现的问题……总书记在对问题的深刻认知中,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痛点、盲点,对症下药、祛病强身。保持“问题意识”,构成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坐标。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当此之时,发展任务繁重,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源;利益多元多样,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的纪律性,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中国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在现代政治学看来,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在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坐标系中,我们党把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锻造成可靠的规范性力量。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问责条例》,成为建党95周年的一个“献礼”。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还有这次六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党内监督条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把传统的优势凝固成制度的底座,把现实的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必经之道,也成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费正清曾说过,中国“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而美国学者福山在比较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得出结论,“中共具有强大政党能力”。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党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中国掌舵“中国号”巨轮之时,政党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同构的。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意义。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靶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让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执政模式、治理模式,中国自身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当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争形同闹剧,当一些国家的多党制让政治日益碎片化……更多人寻找着“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能”的答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中国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会给世界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的时代之音,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奋进之姿,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深沉呼唤。

  (八)中共七大召开之时,致开幕词说,“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

  在作为中国改革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这是自我书写之路——“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吐故纳新道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这也是自我完善之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赶考奋进道出引领民族复兴的决心。

  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写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一)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这个走过95年历程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时刻面临着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无疑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二)“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什么在管党治党中,党内政治生活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1981年,人民日报刊发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关于党风问题》一文,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延安时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向党中央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5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回答着这样的关键性问题:党员如何坚守誓词,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我们党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郑重的党”?

  25年前,一场“平静的葬礼”将苏联埋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人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健康的政治生活、严密的组织纪律,助力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从官僚化、等级化,到放弃民主集中制、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苏共亡国亡党也与党内政治生活失序失常有关。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真理的力量,又有人格的力量,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严明的纪律,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长期探索形成的治党经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什么时候严肃对待这些规范,就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观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时期,往往也是政治错误集中爆发的时期。“左”倾路线大行其道,“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无一例外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建党95年、执政67年的中国,依然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政党”。探求中国的秘密,一个关键就在于,中国能以经常性、严肃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内团结,统一党内意志,并把这个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便只是简单的“嘀嗒、嘀嗒”声。

  (三)“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1945年4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这样发问。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1980年2月,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这样发问。

  “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2013年9月,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朝着民族复兴迈进,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样发问。

  三个历史时期,三次深刻发问,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忧患意识,是治党的责任担当。而不断发展的,则是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赓续我们党95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挑战,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视之为党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喻之为党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强调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对党而言,这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党员而言,这能不断增强党性,筑牢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才能不断去“杂质”,全力防“污染”,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作示范;“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法论,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展开,保证我们党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政治意识;“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增强大局意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增强核心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十八大以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让“四个意识”成为8800多万党员的“思想底色”,使全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长期不生火,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440多万党员,基本上都经受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改革开放之初,3600多万党员,绝大多数是1949年后入党的;到2015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875.8万,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

  党员结构的变化,折射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命题”。身份转变、思想解放,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组织管理模式变了、社会交往模式变了,如何应对时代场景的历史变化?社会流动加速、利益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侵蚀着党的肌体,如何应对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

  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为什么少数干部“落马”,腐化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有的地方从政环境恶劣,甚至演变成“塌方式腐败”?为什么有的单位政治生态污浊,“潜规则”大行其道?种种问题,虽然各有成因,但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在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松懈有关。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二是随意化。一些党组织不按章办事,党内政治生活不及时、不坚持、不规范,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党内政治生活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平淡化。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也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重回正常化,让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焕发出蓬勃生机,推动中国实现30多年的经济腾飞。时隔3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定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也正是要以充满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时代性的党内政治生活,锻造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再发。

  (五)在《人》的发刊词中写道,“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如何越烧越旺?

  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总开关”,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问题。周恩来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什么是政治问题?是补充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上的“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上下一心、令行禁止,维护中央权威,向中央看齐。

  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延安时说“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败退台湾后感慨“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在今天仍值得深思。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政党,纪律是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严治党,必须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特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2016年初,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重温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时隔67年,这篇经典文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通篇贯彻着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论。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法,才能真正发挥好我们党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在某地党委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10个上访户代表列席;被问及感受时,一位上访户说,领导坐在前面,是不是红了脸、出了汗,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他的脖子根都红了,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强调“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警示不能让“利器”变成“钝器”,“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总书记要求重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扫除了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让党的肌体更健康。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比什么都还重要的事情,是解决党的一切任务的中心关键与决定因素”。

  (六)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而在这前后相续的征程上,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也需要把握住两个坐标: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现实”。

  多次引用“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谈,深情讲述焦裕禄、谷文昌的事迹,在西柏坡的“六条规定”前一一对照……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中体会信仰的力量、阐释传统的价值,寻找新的时代条件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正能量。弘扬“红色传统”,构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坐标。

  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经验,在一代代人中传承。延安整风时期,南方局机关的一次党小组活动中,小组长请周恩来作总结。周恩来却拒绝了,“该小组长作总结。……在这里,大家都是同志。开党小组会,我们都要受组长领导。难道有什么特殊党员吗?”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做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成熟的。经过长征路上的失败和反思,民主集中制才真正成为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促成《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无论是党员用严格的作风书写的答卷,还是党组织在艰辛探索中找到的方向,都是我们党能够永葆生机的秘诀所在。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总书记曾以“七个有之”概括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让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点名批评西湖边的会所,严肃处理拉票贿选案,深入剖析巡视发现的问题……总书记在对问题的深刻认知中,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痛点、盲点,对症下药、祛病强身。保持“问题意识”,构成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坐标。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当此之时,发展任务繁重,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源;利益多元多样,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的纪律性,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中国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在现代政治学看来,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在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坐标系中,我们党把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锻造成可靠的规范性力量。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问责条例》,成为建党95周年的一个“献礼”。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还有这次六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党内监督条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把传统的优势凝固成制度的底座,把现实的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必经之道,也成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费正清曾说过,中国“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而美国学者福山在比较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得出结论,“中共具有强大政党能力”。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党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中国掌舵“中国号”巨轮之时,政党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同构的。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意义。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靶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让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执政模式、治理模式,中国自身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当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争形同闹剧,当一些国家的多党制让政治日益碎片化……更多人寻找着“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能”的答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中国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会给世界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的时代之音,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奋进之姿,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深沉呼唤。

  (八)中共七大召开之时,致开幕词说,“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

  在作为中国改革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这是自我书写之路——“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吐故纳新道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这也是自我完善之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赶考奋进道出引领民族复兴的决心。

  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写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一)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这个走过95年历程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时刻面临着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无疑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二)“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什么在管党治党中,党内政治生活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1981年,人民日报刊发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关于党风问题》一文,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延安时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向党中央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5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回答着这样的关键性问题:党员如何坚守誓词,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我们党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郑重的党”?

  25年前,一场“平静的葬礼”将苏联埋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人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健康的政治生活、严密的组织纪律,助力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从官僚化、等级化,到放弃民主集中制、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苏共亡国亡党也与党内政治生活失序失常有关。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真理的力量,又有人格的力量,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严明的纪律,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长期探索形成的治党经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什么时候严肃对待这些规范,就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观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时期,往往也是政治错误集中爆发的时期。“左”倾路线大行其道,“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无一例外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建党95年、执政67年的中国,依然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政党”。探求中国的秘密,一个关键就在于,中国能以经常性、严肃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内团结,统一党内意志,并把这个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便只是简单的“嘀嗒、嘀嗒”声。

  (三)“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1945年4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这样发问。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1980年2月,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这样发问。

  “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2013年9月,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朝着民族复兴迈进,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样发问。

  三个历史时期,三次深刻发问,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忧患意识,是治党的责任担当。而不断发展的,则是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赓续我们党95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挑战,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视之为党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喻之为党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强调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对党而言,这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党员而言,这能不断增强党性,筑牢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才能不断去“杂质”,全力防“污染”,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作示范;“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法论,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展开,保证我们党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政治意识;“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增强大局意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增强核心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十八大以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让“四个意识”成为8800多万党员的“思想底色”,使全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长期不生火,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440多万党员,基本上都经受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改革开放之初,3600多万党员,绝大多数是1949年后入党的;到2015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875.8万,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

  党员结构的变化,折射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命题”。身份转变、思想解放,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组织管理模式变了、社会交往模式变了,如何应对时代场景的历史变化?社会流动加速、利益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侵蚀着党的肌体,如何应对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

  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为什么少数干部“落马”,腐化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有的地方从政环境恶劣,甚至演变成“塌方式腐败”?为什么有的单位政治生态污浊,“潜规则”大行其道?种种问题,虽然各有成因,但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在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松懈有关。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二是随意化。一些党组织不按章办事,党内政治生活不及时、不坚持、不规范,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党内政治生活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平淡化。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也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重回正常化,让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焕发出蓬勃生机,推动中国实现30多年的经济腾飞。时隔3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定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也正是要以充满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时代性的党内政治生活,锻造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再发。

  (五)在《人》的发刊词中写道,“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如何越烧越旺?

  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总开关”,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问题。周恩来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什么是政治问题?是补充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上的“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上下一心、令行禁止,维护中央权威,向中央看齐。

  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延安时说“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败退台湾后感慨“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在今天仍值得深思。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政党,纪律是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严治党,必须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特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2016年初,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重温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时隔67年,这篇经典文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通篇贯彻着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论。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法,才能真正发挥好我们党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在某地党委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10个上访户代表列席;被问及感受时,一位上访户说,领导坐在前面,是不是红了脸、出了汗,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他的脖子根都红了,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强调“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警示不能让“利器”变成“钝器”,“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总书记要求重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扫除了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让党的肌体更健康。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比什么都还重要的事情,是解决党的一切任务的中心关键与决定因素”。

  (六)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而在这前后相续的征程上,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也需要把握住两个坐标: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现实”。

  多次引用“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谈,深情讲述焦裕禄、谷文昌的事迹,在西柏坡的“六条规定”前一一对照……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中体会信仰的力量、阐释传统的价值,寻找新的时代条件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正能量。弘扬“红色传统”,构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坐标。

  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经验,在一代代人中传承。延安整风时期,南方局机关的一次党小组活动中,小组长请周恩来作总结。周恩来却拒绝了,“该小组长作总结。……在这里,大家都是同志。开党小组会,我们都要受组长领导。难道有什么特殊党员吗?”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做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成熟的。经过长征路上的失败和反思,民主集中制才真正成为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促成《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无论是党员用严格的作风书写的答卷,还是党组织在艰辛探索中找到的方向,都是我们党能够永葆生机的秘诀所在。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总书记曾以“七个有之”概括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让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点名批评西湖边的会所,严肃处理拉票贿选案,深入剖析巡视发现的问题……总书记在对问题的深刻认知中,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痛点、盲点,对症下药、祛病强身。保持“问题意识”,构成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坐标。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当此之时,发展任务繁重,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源;利益多元多样,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的纪律性,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中国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在现代政治学看来,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在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坐标系中,我们党把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锻造成可靠的规范性力量。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问责条例》,成为建党95周年的一个“献礼”。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还有这次六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党内监督条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把传统的优势凝固成制度的底座,把现实的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必经之道,也成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费正清曾说过,中国“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而美国学者福山在比较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得出结论,“中共具有强大政党能力”。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党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中国掌舵“中国号”巨轮之时,政党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同构的。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意义。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靶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让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执政模式、治理模式,中国自身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当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争形同闹剧,当一些国家的多党制让政治日益碎片化……更多人寻找着“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能”的答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中国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会给世界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的时代之音,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奋进之姿,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深沉呼唤。

  (八)中共七大召开之时,致开幕词说,“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

  在作为中国改革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这是自我书写之路——“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吐故纳新道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这也是自我完善之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赶考奋进道出引领民族复兴的决心。

  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写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一)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这个走过95年历程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时刻面临着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无疑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二)“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什么在管党治党中,党内政治生活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1981年,人民日报刊发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关于党风问题》一文,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延安时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向党中央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5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回答着这样的关键性问题:党员如何坚守誓词,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我们党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郑重的党”?

  25年前,一场“平静的葬礼”将苏联埋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人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健康的政治生活、严密的组织纪律,助力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从官僚化、等级化,到放弃民主集中制、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苏共亡国亡党也与党内政治生活失序失常有关。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真理的力量,又有人格的力量,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严明的纪律,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长期探索形成的治党经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什么时候严肃对待这些规范,就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观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时期,往往也是政治错误集中爆发的时期。“左”倾路线大行其道,“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无一例外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建党95年、执政67年的中国,依然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政党”。探求中国的秘密,一个关键就在于,中国能以经常性、严肃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内团结,统一党内意志,并把这个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便只是简单的“嘀嗒、嘀嗒”声。

  (三)“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1945年4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这样发问。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1980年2月,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这样发问。

  “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2013年9月,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朝着民族复兴迈进,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样发问。

  三个历史时期,三次深刻发问,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忧患意识,是治党的责任担当。而不断发展的,则是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赓续我们党95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挑战,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视之为党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喻之为党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强调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对党而言,这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党员而言,这能不断增强党性,筑牢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才能不断去“杂质”,全力防“污染”,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作示范;“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法论,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展开,保证我们党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政治意识;“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增强大局意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增强核心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十八大以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让“四个意识”成为8800多万党员的“思想底色”,使全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长期不生火,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440多万党员,基本上都经受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改革开放之初,3600多万党员,绝大多数是1949年后入党的;到2015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875.8万,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

  党员结构的变化,折射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命题”。身份转变、思想解放,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组织管理模式变了、社会交往模式变了,如何应对时代场景的历史变化?社会流动加速、利益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侵蚀着党的肌体,如何应对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

  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为什么少数干部“落马”,腐化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有的地方从政环境恶劣,甚至演变成“塌方式腐败”?为什么有的单位政治生态污浊,“潜规则”大行其道?种种问题,虽然各有成因,但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在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松懈有关。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二是随意化。一些党组织不按章办事,党内政治生活不及时、不坚持、不规范,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党内政治生活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平淡化。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也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重回正常化,让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焕发出蓬勃生机,推动中国实现30多年的经济腾飞。时隔3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定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也正是要以充满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时代性的党内政治生活,锻造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再发。

  (五)在《人》的发刊词中写道,“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如何越烧越旺?

  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总开关”,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问题。周恩来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什么是政治问题?是补充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上的“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上下一心、令行禁止,维护中央权威,向中央看齐。

  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延安时说“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败退台湾后感慨“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在今天仍值得深思。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政党,纪律是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严治党,必须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特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2016年初,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重温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时隔67年,这篇经典文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通篇贯彻着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论。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法,才能真正发挥好我们党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在某地党委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10个上访户代表列席;被问及感受时,一位上访户说,领导坐在前面,是不是红了脸、出了汗,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他的脖子根都红了,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强调“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警示不能让“利器”变成“钝器”,“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总书记要求重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扫除了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让党的肌体更健康。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比什么都还重要的事情,是解决党的一切任务的中心关键与决定因素”。

  (六)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而在这前后相续的征程上,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也需要把握住两个坐标: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现实”。

  多次引用“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谈,深情讲述焦裕禄、谷文昌的事迹,在西柏坡的“六条规定”前一一对照……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中体会信仰的力量、阐释传统的价值,寻找新的时代条件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正能量。弘扬“红色传统”,构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坐标。

  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经验,在一代代人中传承。延安整风时期,南方局机关的一次党小组活动中,小组长请周恩来作总结。周恩来却拒绝了,“该小组长作总结。……在这里,大家都是同志。开党小组会,我们都要受组长领导。难道有什么特殊党员吗?”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做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成熟的。经过长征路上的失败和反思,民主集中制才真正成为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促成《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无论是党员用严格的作风书写的答卷,还是党组织在艰辛探索中找到的方向,都是我们党能够永葆生机的秘诀所在。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总书记曾以“七个有之”概括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让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点名批评西湖边的会所,严肃处理拉票贿选案,深入剖析巡视发现的问题……总书记在对问题的深刻认知中,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痛点、盲点,对症下药、祛病强身。保持“问题意识”,构成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坐标。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当此之时,发展任务繁重,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源;利益多元多样,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的纪律性,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中国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在现代政治学看来,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在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坐标系中,我们党把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锻造成可靠的规范性力量。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问责条例》,成为建党95周年的一个“献礼”。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还有这次六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党内监督条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把传统的优势凝固成制度的底座,把现实的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必经之道,也成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费正清曾说过,中国“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而美国学者福山在比较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得出结论,“中共具有强大政党能力”。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党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中国掌舵“中国号”巨轮之时,政党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同构的。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意义。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靶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让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执政模式、治理模式,中国自身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当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争形同闹剧,当一些国家的多党制让政治日益碎片化……更多人寻找着“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能”的答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中国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会给世界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的时代之音,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奋进之姿,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深沉呼唤。

  (八)中共七大召开之时,致开幕词说,“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

  在作为中国改革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这是自我书写之路——“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吐故纳新道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这也是自我完善之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赶考奋进道出引领民族复兴的决心。

  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写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一)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这个走过95年历程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时刻面临着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无疑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二)“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什么在管党治党中,党内政治生活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1981年,人民日报刊发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关于党风问题》一文,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延安时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向党中央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5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回答着这样的关键性问题:党员如何坚守誓词,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我们党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郑重的党”?

  25年前,一场“平静的葬礼”将苏联埋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人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健康的政治生活、严密的组织纪律,助力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从官僚化、等级化,到放弃民主集中制、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苏共亡国亡党也与党内政治生活失序失常有关。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真理的力量,又有人格的力量,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严明的纪律,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长期探索形成的治党经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什么时候严肃对待这些规范,就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观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时期,往往也是政治错误集中爆发的时期。“左”倾路线大行其道,“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无一例外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建党95年、执政67年的中国,依然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政党”。探求中国的秘密,一个关键就在于,中国能以经常性、严肃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内团结,统一党内意志,并把这个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便只是简单的“嘀嗒、嘀嗒”声。

  (三)“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1945年4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这样发问。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1980年2月,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这样发问。

  “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2013年9月,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朝着民族复兴迈进,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样发问。

  三个历史时期,三次深刻发问,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忧患意识,是治党的责任担当。而不断发展的,则是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赓续我们党95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挑战,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视之为党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喻之为党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强调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对党而言,这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党员而言,这能不断增强党性,筑牢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才能不断去“杂质”,全力防“污染”,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作示范;“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法论,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展开,保证我们党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政治意识;“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增强大局意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增强核心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十八大以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让“四个意识”成为8800多万党员的“思想底色”,使全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长期不生火,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440多万党员,基本上都经受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改革开放之初,3600多万党员,绝大多数是1949年后入党的;到2015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875.8万,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

  党员结构的变化,折射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命题”。身份转变、思想解放,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组织管理模式变了、社会交往模式变了,如何应对时代场景的历史变化?社会流动加速、利益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侵蚀着党的肌体,如何应对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

  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为什么少数干部“落马”,腐化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有的地方从政环境恶劣,甚至演变成“塌方式腐败”?为什么有的单位政治生态污浊,“潜规则”大行其道?种种问题,虽然各有成因,但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在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松懈有关。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二是随意化。一些党组织不按章办事,党内政治生活不及时、不坚持、不规范,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党内政治生活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平淡化。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也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重回正常化,让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焕发出蓬勃生机,推动中国实现30多年的经济腾飞。时隔3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定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也正是要以充满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时代性的党内政治生活,锻造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再发。

  (五)在《人》的发刊词中写道,“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如何越烧越旺?

  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总开关”,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问题。周恩来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什么是政治问题?是补充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上的“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上下一心、令行禁止,维护中央权威,向中央看齐。

  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延安时说“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败退台湾后感慨“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在今天仍值得深思。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政党,纪律是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严治党,必须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特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2016年初,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重温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时隔67年,这篇经典文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通篇贯彻着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论。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法,才能真正发挥好我们党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在某地党委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10个上访户代表列席;被问及感受时,一位上访户说,领导坐在前面,是不是红了脸、出了汗,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他的脖子根都红了,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强调“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警示不能让“利器”变成“钝器”,“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总书记要求重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扫除了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让党的肌体更健康。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比什么都还重要的事情,是解决党的一切任务的中心关键与决定因素”。

  (六)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而在这前后相续的征程上,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也需要把握住两个坐标: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现实”。

  多次引用“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谈,深情讲述焦裕禄、谷文昌的事迹,在西柏坡的“六条规定”前一一对照……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中体会信仰的力量、阐释传统的价值,寻找新的时代条件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正能量。弘扬“红色传统”,构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坐标。

  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经验,在一代代人中传承。延安整风时期,南方局机关的一次党小组活动中,小组长请周恩来作总结。周恩来却拒绝了,“该小组长作总结。……在这里,大家都是同志。开党小组会,我们都要受组长领导。难道有什么特殊党员吗?”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做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成熟的。经过长征路上的失败和反思,民主集中制才真正成为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促成《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无论是党员用严格的作风书写的答卷,还是党组织在艰辛探索中找到的方向,都是我们党能够永葆生机的秘诀所在。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总书记曾以“七个有之”概括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让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点名批评西湖边的会所,严肃处理拉票贿选案,深入剖析巡视发现的问题……总书记在对问题的深刻认知中,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痛点、盲点,对症下药、祛病强身。保持“问题意识”,构成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坐标。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当此之时,发展任务繁重,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源;利益多元多样,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的纪律性,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中国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在现代政治学看来,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在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坐标系中,我们党把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锻造成可靠的规范性力量。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问责条例》,成为建党95周年的一个“献礼”。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还有这次六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党内监督条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把传统的优势凝固成制度的底座,把现实的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必经之道,也成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费正清曾说过,中国“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而美国学者福山在比较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得出结论,“中共具有强大政党能力”。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党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中国掌舵“中国号”巨轮之时,政党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同构的。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意义。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靶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让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执政模式、治理模式,中国自身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当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争形同闹剧,当一些国家的多党制让政治日益碎片化……更多人寻找着“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能”的答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中国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会给世界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的时代之音,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奋进之姿,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深沉呼唤。

  (八)中共七大召开之时,致开幕词说,“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

  在作为中国改革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这是自我书写之路——“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吐故纳新道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这也是自我完善之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赶考奋进道出引领民族复兴的决心。

  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写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一)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这个走过95年历程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时刻面临着如何理解自身的命题。如果说,带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丽征程;那么,让一个党员比德国等欧洲大国人口都多的大党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无疑更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涤荡“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强调“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坚强领导核心;践行群众路线,倡导“三严三实”,推动“两学一做”,深化党内教育,锻造合格党员……中国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展示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二)“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什么在管党治党中,党内政治生活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1981年,人民日报刊发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的《关于党风问题》一文,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延安时期,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向党中央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从古田会议首次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到延安整风建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再到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5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在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回答着这样的关键性问题:党员如何坚守誓词,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我们党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郑重的党”?

  25年前,一场“平静的葬礼”将苏联埋葬。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人深刻认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健康的政治生活、严密的组织纪律,助力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从官僚化、等级化,到放弃民主集中制、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苏共亡国亡党也与党内政治生活失序失常有关。列宁曾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决定党的战斗力的,不仅是党员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真理的力量,又有人格的力量,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严明的纪律,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长期探索形成的治党经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什么时候严肃对待这些规范,就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观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时期,往往也是政治错误集中爆发的时期。“左”倾路线大行其道,“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无一例外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

  在许多人看来,建党95年、执政67年的中国,依然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政党”。探求中国的秘密,一个关键就在于,中国能以经常性、严肃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内团结,统一党内意志,并把这个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便只是简单的“嘀嗒、嘀嗒”声。

  (三)“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1945年4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这样发问。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1980年2月,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这样发问。

  “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2013年9月,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朝着民族复兴迈进,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样发问。

  三个历史时期,三次深刻发问,贯穿其中的,是深切的忧患意识,是治党的责任担当。而不断发展的,则是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赓续我们党95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挑战,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视之为党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喻之为党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强调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对党而言,这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党员而言,这能不断增强党性,筑牢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才能不断去“杂质”,全力防“污染”,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作示范;“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法论,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展开,保证我们党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政治意识;“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增强大局意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增强核心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十八大以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让“四个意识”成为8800多万党员的“思想底色”,使全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如果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长期不生火,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440多万党员,基本上都经受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改革开放之初,3600多万党员,绝大多数是1949年后入党的;到2015年底,党员总数已达8875.8万,超过七成是改革开放后入党的党员。

  党员结构的变化,折射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命题”。身份转变、思想解放,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组织管理模式变了、社会交往模式变了,如何应对时代场景的历史变化?社会流动加速、利益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侵蚀着党的肌体,如何应对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

  党内政治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为什么少数干部“落马”,腐化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有的地方从政环境恶劣,甚至演变成“塌方式腐败”?为什么有的单位政治生态污浊,“潜规则”大行其道?种种问题,虽然各有成因,但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在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松懈有关。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一是庸俗化。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二是随意化。一些党组织不按章办事,党内政治生活不及时、不坚持、不规范,党内情况不通报不反映,党内政治生活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平淡化。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也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重回正常化,让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焕发出蓬勃生机,推动中国实现30多年的经济腾飞。时隔3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定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也正是要以充满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时代性的党内政治生活,锻造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领中国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再发。

  (五)在《人》的发刊词中写道,“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如何越烧越旺?

  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总开关”,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问题。周恩来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什么是政治问题?是补充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上的“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上下一心、令行禁止,维护中央权威,向中央看齐。

  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延安时说“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败退台湾后感慨“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在今天仍值得深思。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政党,纪律是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从严治党,必须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制度特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2016年初,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重温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时隔67年,这篇经典文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通篇贯彻着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论。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法,才能真正发挥好我们党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武器。在某地党委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10个上访户代表列席;被问及感受时,一位上访户说,领导坐在前面,是不是红了脸、出了汗,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他的脖子根都红了,这样的效果我很满意。强调“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警示不能让“利器”变成“钝器”,“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总书记要求重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扫除了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让党的肌体更健康。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比什么都还重要的事情,是解决党的一切任务的中心关键与决定因素”。

  (六)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而在这前后相续的征程上,不断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也需要把握住两个坐标: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现实”。

  多次引用“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谈,深情讲述焦裕禄、谷文昌的事迹,在西柏坡的“六条规定”前一一对照……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中体会信仰的力量、阐释传统的价值,寻找新的时代条件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正能量。弘扬“红色传统”,构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坐标。

  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经验,在一代代人中传承。延安整风时期,南方局机关的一次党小组活动中,小组长请周恩来作总结。周恩来却拒绝了,“该小组长作总结。……在这里,大家都是同志。开党小组会,我们都要受组长领导。难道有什么特殊党员吗?”回望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传统,一些好做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成熟的。经过长征路上的失败和反思,民主集中制才真正成为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促成《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无论是党员用严格的作风书写的答卷,还是党组织在艰辛探索中找到的方向,都是我们党能够永葆生机的秘诀所在。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总书记曾以“七个有之”概括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让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点名批评西湖边的会所,严肃处理拉票贿选案,深入剖析巡视发现的问题……总书记在对问题的深刻认知中,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痛点、盲点,对症下药、祛病强身。保持“问题意识”,构成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坐标。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当此之时,发展任务繁重,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激发工作的动力源;利益多元多样,尤需以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的纪律性,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中国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

  在现代政治学看来,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在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坐标系中,我们党把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锻造成可靠的规范性力量。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问责条例》,成为建党95周年的一个“献礼”。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还有这次六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党内监督条例……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把传统的优势凝固成制度的底座,把现实的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从价值路径上的固本培元,到实践路径上的以上率下,再到制度路径上的立规明矩,以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规范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必经之道,也成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费正清曾说过,中国“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而美国学者福山在比较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得出结论,“中共具有强大政党能力”。

  “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党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当中国掌舵“中国号”巨轮之时,政党能力的提升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同构的。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意义。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推动事业发展上”,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靶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让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以此考量,才更能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执政模式、治理模式,中国自身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提供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当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竞争形同闹剧,当一些国家的多党制让政治日益碎片化……更多人寻找着“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能”的答案。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中国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会给世界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向。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听到了一个政党的时代之音,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奋进之姿,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深沉呼唤。

  (八)中共七大召开之时,致开幕词说,“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

  在作为中国改革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继承前人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这是自我书写之路——“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吐故纳新道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这也是自我完善之路——“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赶考奋进道出引领民族复兴的决心。

  更伟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石家庄站 sj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