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清,黄桂清讲师,黄桂清联系方式,黄桂清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企业教育百强专业十佳培训师做智慧的催化师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桂清:求富疾贫”是建构和谐社会的第一块基石
2016-01-20 48789

求富疾贫”是建构和谐社会的第一块基石

孔子看来,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天性。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甚至表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因为物质财富对人的生活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是须臾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在孔子看来,对物质财富的需求,是人所共有的,是由其本性决定的,人们盼望美好的物质生活,对生活中的富与贵贫与贱产生好恶之情是自然的、合理的。这里,孔子从人性欲望的共同性阐明了求富疾贫的合理性,肯定了人们获得财富的要求和丧失财富的怨恨是客观的事实。即使在高谈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同时,他仍在用物质利益刺激人们的求学积极性,说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他只是告诫人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小利,而要追求长远的大利,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孔子把富民看成是治国的首要问题。他主张的政治方案,第一就是富民,使天下人得到物质利益,其次才是教民之义。《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说的是,弟子冉有驾车陪孔子去卫国,行至一人口稠密的地方,冉有问,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使他们富裕。又问:“已经富了,接下来怎么办?”孔子回答:“教化他们。”孔子这种富民思想,是把富民看成治国中的一个首要环节。他不仅仅在原则上承认追求财富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还鼓励人们在“邦有道的条件下去求富,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他直接为治国追求财富出谋划策,曾提出用宽则得众的办法招徕逃亡之奴隶,使四方之民皆襁负其子而至”(《论语·子路》)

孔子富民思想还表现在他提出的君欲富必先富民的主张方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足?”(《论语·颜渊》) 对民众生计却十分关注,虽然这一思想的出发点是为君,但在客观上与民也是有利的,有摄富于民的思想。孔子认为,好的政治是其养民也惠(《论语·公冶长》)的政治,圣人之政,主要就是能给天下人带来物质利益的政治:子贡曰:如有博施予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即是说,给人民好处的人,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尧、舜尚且难于做到,可见,孔子对有益于百姓的善举是大加赞赏的。要使百姓获得好处,途径很多,孔子正确地概括出了一条普通性原则:“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顺着百姓所能得到利益之处而让百姓去获得利益。无疑,这条原则既合乎百姓的愿望,又具有合理的现实性和明确的实行目标。孔子对人性中个人利益的肯定,是符合孔子思想内在逻辑的,充分肯定了人对富贵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其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利民思想,更是孔子义利观的精华所在,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事实上,个人的普通求富心理,是整个国家及民众普遍利益的基础,抛开对个人利益追求的肯定,也就无所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的重民养民使民的思想,突出特点是强调了给民以利益,在实践上,它是孔子为政以德政治思想的具体化,从长远利益来说,统治者想坐稳江山,必顺平民心民意。由此民之所利思想在理论上孕育了儒家学派在思想史中较有影响的民本思想

从孔子的这一思想,启示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是富民。富民优先是“和谐之基”,要构建满意和理想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做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的调整,满足社会求富的基本愿望,使人民得实惠,促国家富强起来。中央提出和谐社会的构想,顺应了整个社会转型期、发展期的现状,暗合了源自孔子的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石家庄站 sj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