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
黄德华(杭州)
我小时侯非常反对到寺庙拜菩萨,认为这是迷信的做法,求神不如求自己。因此我大学毕业前,没有看过任何关于佛教等宗教的书籍,也没有到过任何寺庙。工作五年后,有很多机会参观寺庙,看到的是一副副来寺庙祈求平安、财富、权势,充满饥渴的脸。我很疑惑。我遇到一位朋友,我问他为什么每次来杭州都要去灵隐寺。他说他每次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寺庙,感谢佛祖给了我平安、财富、权力等,谢就意味着有。而那些祈求的人因为无才来求,所以他们永远都是穷人。这就是拜佛的学问。”非常有道理!从此我也开始到寺庙感谢佛祖,并拜积极的自我!
我敬菩萨不求菩萨,我敬佩菩萨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我敬佩菩萨的大智若无,我更敬佩菩萨的是佛门倡导为人处世至真、至善、至美境界,传播充满爱和智慧文化。求就意味着无,世界上的功名利禄是求不来的,只有我们有能力为别人付出才会有所回报,简单地说是交换来的,人一生只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有能力的人是不需要求人的”。
看寺庙的布局,前有哼、哈放哨,后有四大金刚守护,周围还有十八罗汉护佑,这种布局是用来杀威的,是为了杀来拜谒菩萨的人心中的邪气或邪念,帮助在苦海中的人去邪扶正,一心向善。想想一个人要做一个好人是多难。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是做不了好人的,必须要有一群人来扶佐你,才会成就好人名份,就是释迦牟尼也不能独树其好、独享其好。释迦牟尼是个世人一致公认的大好人,也需要四大金刚与十八罗汉的守护,这就是佛教高明与巧妙之处,用不言自明的语言或形态告诉人们,好人也必须要有一群人来扶佐!
后来也偶尔看看佛书,发现佛教所有的一切都是讲的一个人从普通人到圣人的修炼过程,告诉人们一个人从只知道让别人来满足自己需求,到成为一个对社会、国家、人类有贡献的人成长过程。这就是佛教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佛教是心法,讲的无为法;儒教是礼法,讲的是有为法。佛教讲的是人一生成长本来的心路历程,是过程;而儒教讲的社会和国家稳定,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是结果。两者并不矛盾,是一个统一体。个体强大了,个体在团结,整体就会强大。
佛教是伟大的,释迦牟尼是伟大的,他最伟大的之处在于能教会一个普通人如何做好人,把一个立志成佛的人超度为一名对人类有贡献的圣人。释迦牟尼无为而治,创立佛教和遍布世界各地的佛庙,回到俗世中来,从经营管理角度来看,释迦牟尼应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其所传承的事业,在其身后二千五百多年,依然香火繁盛,佛教几乎没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产品,它卖给世人的仅仅是慈悲的爱和大彻大悟的智慧,相信现在世界上也没有一家企业的资产能超过庙产,也没有一个企业家(包括比尔.盖茨)的成就可以与释迦牟尼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