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一些
销售大师讲:“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产品本身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
销售”出去的“本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案例“把梳子卖给和尚”……,我们无法知道这个买了梳子的和尚日后是否真的感到物有所值,亦或买回后便将其束之高阁,从此不再问津,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资源浪费”。
想一想,也真觉得可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真的是某些产品的“和尚”……。如果商品的价值在于“
销售的价值”而不在于“实用的价值”,真是对人的捉弄——也正应了
销售界一句常说的话:感性才会带来
销售,理性只会限制
销售,要卖出去东西,就要让人变得感性……。所以会议营销、电视购物,都会极力煽动人的情绪,使人在感性的冲动中产生消费。
不可否认的是,由感性支撑的“
销售”时代,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让很多产品变得“畅销”。但反过来想,如果产品消费可以变成得由“理性”来支撑,让“和尚”们可以在日后不后悔,产品还能卖的出去么?倘若如此,“
销售”的出路在哪里?
每当给总裁班学员讲课的时候,我都在问自己,这堂课也是学员买的产品呀,可不能把“梳子卖给和尚”那套“高招”拿到课堂上来,真希望学员回去以后能够学以致用。但我知道,由知识到能力的转换,绝非两天的课程可以解决的,每每课程结束,总要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Email公布给大家,就是希望企业家在回到企业以后,当遇到实际问题还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虽然这种沟通能解决的问题或许是很有限的,但绝不能让我们的企业家成了拿着梳子的“和尚” 。
这也是为什么自己迫切让课程研发
团队着力打造“6P落地”课程的主要原因,不管这样的探索是否能够成功,至少在教育
培训这个领域,我们要有探索的勇气,把产品的价值由“
销售的价值”向“需求服务的价值”转变,围绕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的行业细分、不同的地域特点,整理出符合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的规律和逻辑,整合现有的教学成果和师资力量,将模拟经营、情景体验等方法整合进来,将咨询诊断和执行辅导持续下去,手挽手陪伴着我们的企业尽可能走的顺一下,稳一些,快一些,不可以让“梳子卖给和尚”的理念再占领我们的思想制高点,否则,会慢慢让我们的企业家寒心,更会让我们自己在时光流逝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