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杀人——思想偏见
平等思维唐曾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人们的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各种逻辑、各种语言、各种宗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状系统。这个网状系统就像一个漏斗,凡是能够穿过这些网的(那些偏见的网的)信息,才能被你的经验所观察到,否则你看都看不到。”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信息,往往是经过一个筛网过滤过的偏见。 -
-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疑人偷斧》: -
古时候,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观察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的时候总是鬼鬼祟祟,看起来就像是偷他斧头的人。没多久,这个人自己上山砍柴的时候,在山谷里找到了他丢失的斧头。这时候,他再注意观察邻家儿子的动作和态度的时候,就没有觉得他像是偷斧头的人了。 -
显然当我们心里对一件事情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态度时,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观察一切事物,这时候我们观察到的事物与其说是一种事实,倒不如说是一种片面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
印度有一个寓言:一个国王用大量的黄金,还有搜集全国最名贵的珠宝,打造了一张黄金的床,床上镶满了名贵珠宝,因为这张床是如此名贵,所以他要做出一个合乎全国人民尺度的标准长度来,于是他量了全国所有成年人的身高,除上全国人口的总数,得到了全国身高的平均值。照着这个平均值,打造了这张床。每天晚上他一定要请一位大臣或百姓,夜宿寝宫,让他睡这张名贵的床,如果他太高,躺不下这张床,国王就会叫一个刀斧手量量这个人的身高,然后用斧头砍下双脚多余的长度,好让他能刚好躺在床上。假如躺下的人,身高不够,国王也会叫出二位大力士,一个人拉住他的肩膀,一个人拉住他的双脚,用力地往外拉,将这个人刚好拉到这张床的长度,当然有时候会拉断他的双脚,有时候会一命呜呼,但是,国王一定要让躺在床上的人符合床的长度。 -
看到这里,你对这个国王有什么看法? -
他是个神经病? -
不可理喻? -
你觉得他实在太残忍? -
但是让我告诉你,所有你对这国王的感觉和形容词,都可以加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但不自觉。 -
在你心中,也有一张如此名贵而又标准的床,有时候你会因为自己或他人太高,而把自己或他人砍下一节,有时候你又会因自己或他人太矮而抬起脚尖,挺起胸膛,让自己或他人高一点,这是大多数人在生命中呈现的状态,我们为了要符合社会的标准,有时候膨胀自己,有时候委屈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心中对自己做着这个国王对他的臣子、老百姓所做的事情却毫不自觉。 -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我们爱一个人,可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用自己的爱杀人。 -
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一只海鸟,被海风吹到鲁国境内,鲁侯看到它,非常喜欢,就把它供奉在太庙里,用最好的乐团奏乐,烹宰羔羊供奉它,但是三天后,这只海鸟却闷闷不乐地过世了。庄子听到这件事情后,感叹地说:“唉 !鸟应该是被当做海鸟来看待的,而不是被当成一个人来看待。”鲁侯应该是真心喜爱这只海鸟,希望它快乐,他用所能给的最好的来给它,可是却因此而杀死了它。 -
我们很多人像鲁侯一样,不断地用自己的爱在杀害着自己心爱的人们,又有很多人像那只海鸟一样,因为有深爱我们的人,用他们的爱来爱我们,因而杀死了我们。 -
有很多人迷信名人,认为名人说的就对了。但岂不知有很多名人也犯过严重的偏见。 -
所以,不要盲目迷信权威,权威一样可能出错。我们来看一下世界上著名的十大愚蠢断言就知道了: -
1.DEC(数字设备公司)的奠基人和总裁肯尼斯·奥尔森(Kenneth Olsen)在1979年对电脑下过断言:“没有理由让某个人在家中配备一台电脑。” -
2.法国陆军元帅,军事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指挥官费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对飞机下过断言:“飞机是个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事价值。” -
3.三极管发明人和无线电之父李·弗雷斯特博士(Dr.Lee Forest) 在1967年2月25日对于登陆月球发表过断言:“无论将来科学如何发达,人类不可能登陆月球。” -
4.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总裁达里尔·扎努克(Darryl F. Zanuck) 在1946年对电视机的未来下过断言:“(电视)上市6个月之后,不可能还有市场。每天盯着个三合板盒子,人们很快就会厌烦。” -
5.英国德卡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曾在1962年这样拒绝了披头士乐队。“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声音。再说,吉他乐队也正在退出舞台。” -
6.《新闻周刊》援引洛杉矶外科医生G·麦克唐纳博士(Dr.Ian G.MacDonald)在1969年11月18日说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吸烟是有益的。” -
7.西方联合公司(Western Union) 1876年的《内部备忘录》曾对电话做过断言:“这个‘电话’缺点太多,无法作为通讯工具。这种玩意儿对我们没什么用。” -
8.二世纪古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y):“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9.英皇乔治三世在1776年7月4日,即美国独立日轻松地说过:“今天没发生什么重要的事。” -
10.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杜埃尔(Charles H. Duell) 1899年说过:“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 -
可见,即使是一些行业内顶尖的高手,也难免会产生严重的偏见。 -
人们经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来考虑问题。 -
方丈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方丈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方丈如此钟爱它,更咬定原价不放。 -
方丈回到寺里与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方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方丈说:“500元足矣。”众僧唏嘘不已:“那怎么可能。”方丈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
“怎样渡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
“让他忏悔。”方丈笑答。众僧更不解了。方丈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
方丈让弟子们乔装打扮了一下。 -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侃价,弟子咬定4500元,结果没有成交就回山了。 -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没有成交。 -
就这样,直到最后—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那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
第十天,方丈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又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方丈龛台一具。方丈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捐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
知识和经验同样会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偏见。 -
鲁迅曾说过一句话,叫做“人生识字糊涂始”。 -
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也曾讲过:“我们后半生大概很多情况下都在清除前半生所学习到的那些知识和经验所给我们带来的遮蔽和阻挡”。 -
古代有个大禅师说过:“我整天看书,却看不到一个字。我只用书挡住我的眼睛。” -
知识有时候会障住一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当然,知识很多时候给人们一些启发,但在启发人的同时,也给了人们一种自然而然的约束。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灵感会来自于一些毫不相干的启发。 -
很多时候,由于一种状况长期对一个人的影响,会让这个人产生一种悲观或乐观的看法,当这种看法非常强烈的时候,很多事实上的生活细节就难以影响到他的心情。 -
有一则关于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故事就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
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他怒气冲冲地带着自己的东西离开了公司。这是今年他第4次失业了。 -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贫困交加的卜劳恩又强打着精神四处找工作,可几天下来,除了一次次碰壁之外一无所获。 -
在又一次失败后,他绝望了。他来到酒吧,大口大口地喝着劣质啤酒,不停地发着牢骚,抱怨着老天的不公。人们都尽量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愿意和这个牢骚满腹的年轻人交谈。 -
卜劳恩摇摇晃晃地从酒吧回到家之后,卜劳恩再次失望了——儿子的考试成绩相当糟糕,再加上儿子不小心碰坏了一只酒杯,正无处发火的卜劳恩大发雷霆,把儿子摁在凳子上狠狠地打了一顿。 -
打累了,卜劳恩又倒在床上睡了起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儿子已经上学去了。卜劳恩起来收拾着儿子的衣服杂物。忽然,他看到了儿子的日记,卜劳恩很想知道这个笨蛋儿子到底每天不学习在琢磨什么,于是他好奇地翻开了儿子的日记: -
5月4日,今天我带着成绩单回家,我仍旧不争气,考试成绩还是这么差。爸爸又失业了,心情本来就不好,恐怕又会惹爸爸不高兴了。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爸爸看完成绩单之后,不仅没有责备我,而且还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让我觉得心里很安慰。从明天开始,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再也不让爸爸失望了。 -
卜劳恩努力回忆着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切。自己明明是恶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可儿子却误当作了鼓励的眼神。 -
卜劳恩又接着翻了下去,他发现儿子在日记里记录的都是父子之间浓浓的感情和快乐。卜劳恩自己却不记得了。 -
他又翻开昨天晚上儿子的日记,顿时惊呆了: -
5月28日,今天爸爸又打我了,不过都怪我不小心,摔坏了爸爸的酒杯。我知道爸爸是为我好,他一定是怕酒杯的碎片划伤我,才打了我。虽然屁股还火辣辣地疼,但我依旧爱你,爸爸! -
卜劳恩看完日记,忽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润。他没想到,一向粗暴不讲理的自己居然在儿子心中有着如此和蔼可爱的形象。虽然自己一直粗暴地对待儿子,但儿子还是如此依赖自己,爱着自己。 -
儿子的爱给了卜劳恩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卜劳恩把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画成漫画,开始在报刊上连载。漫画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取材于卜劳恩父子的真实生活,画面温暖、清新,故事琐碎细腻却感人至深。 -
很快,这个名叫《父与子》的漫画就风靡德国,并被越来越多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被几十个国家不断地转载。而卜劳恩也成了德国近代历史上最出色最成功的漫画大师,成了整个德国的骄傲。 -
后来,有记者采访卜劳恩,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卜劳恩告诉记者:“我曾经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而我的儿子却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以及父子之间那种感人的关怀、信任和宽容。因为我儿子对我的爱,我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 -
同样的事情在发生,但不同的人却看到了不同的场景,自然也就得到了不同的心情,这种心情对一个人居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
可见,世界上的事情对每一个人来说也许相同,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带着爱心去看世界的人,会看到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充满爱的。 -
摘自唐曾磊《学习智慧》 -
基地咨询QQ号码1:981717536
基地咨询QQ号码2:754072823
基地咨询QQ号码3:1412256176
教育咨询电话:010—82641582;82641477--
-
与本文相关或相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