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导致外部需求疲弱。人口红利迎来拐点,使得劳动力成本不断飙升。内忧外患之下,曾经支撑中国经济前三十年腾飞的传统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对于未来的工业发展,连世界领先的德国都有很强的危机感,技术上至少落后数十年的中国又怎能泰然处之?
在中国,互联网服务型企业大红大紫,面对“互联网+”浪潮,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化转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二次创业”的号角声中,无数的传统企业开始了再度创新的创业征程,但是精英化的组织模式在传统的市场上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却无法适应新兴的互联网市场。
吴晓波表示,“80、90年轻人,他们成为中国最大消费人群,财富掌握在60后、70后、50后的手上,除了谈恋爱能跨时代以外,很多产业本身很难跨时代,所以很多传统企业转型转不过去很正常。”
但是,吴晓波也强调,“后发优势在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冲击这个层面上是体现得是最明显的。”互联网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无论是盈利的模式,还是销售的方式。可以说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中国无疑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电子行业的创新,让日本对传统发达国家实现了超车,而这一次,随着信息化革命的到来,机遇的大门正朝着中国打开。
那么,互联网时代,如何定义技术创新?如何运用大数据推进转型升级?
吴晓波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做奶粉的企业家,他们现在引进了一套基因检测技术,然后可以帮助婴儿生下来以后, 就帮助检测他的基因,大家知道婴儿体质会不一样,有的偏过敏,有的一些有一些自己的需求。根据你的基因检测,可以为你的婴儿配置奶粉,这个价格说实话多少钱很多人都愿意付,它不是由成本决定的,是由消费者的心理决定的。
这家浙江公司只要告诉消费者,我的奶源、奶粉的品质,和全世界是一样的;其次,能够为婴儿定制一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奶粉。其实,基因检测是一个很成熟的一个技术了,他就拿来用,这个时候他就摆脱了成本的竞争,形成了自己的独家的核心能力。这种就是属于积木式创新,而且我们浙江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在做这样类似的事情就是借外力,借外力有一种特别好的方式,叫做跨国并购。
当然,一味的依靠跨国并购的话,这条路走得并不会太远,为了降低跨国并购的很多风险 ,这时候就需要一点创新了。“创新有两种,第一是发明性创新,第二是应用性创新,当人们把技术买回来的时候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德国和全球的这些技术有很多发明性创新,我觉得在技术理解上,大家是没有什么大的一个差别的,有区别的是应用场景,就是不同国家的一个消费场景,就是中国人喝咖啡的消费场景和德国人喝咖啡的消费场景是不一样的。消费场景的应用,对一家企业的本土化创新的需求,会造成完全的不同。中国人做应用性创新是全世界最强的,因为我们的消费市场非常的感性,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的一个试验场。然后你拿回来以后,中国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应用性创新。
至于大数据推进转型升级,那就很好理解了,如果很多产品它非常充分,或者是较好地利用大数据的话,它的空间可能会更大,就会有非常好的利用点,吴晓波指出,一个企业的销售渠道,假如都可以通过大数据都完成,那么这大数据,就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当中,一个非常好的利用点,可以说,未来一切的生意都是数据的生意。在制造业的新浪潮当中,如何站在潮头,关键还在常说常新的四个字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