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Who is AI|先认知“我”,再理解“她”
1.1 从人类演化看智能:
· 人类通过语言、协作、工具、组织,实现从动物向智能社会体跃迁
· AI不是人类的替代者,而是“智能器官”的延伸
1.2 哲学三问入门:
· 我是谁?AI是谁?我们之间是什么?
· 未来的AI,将是人的共生体,是一面“智能镜子”
1.3 AI的本质能力 = 大脑的虚拟映射:
· 感知(眼、耳、皮肤)+ 理解(语言、意图)+ 生成(文本、图像、语音、视频)+ 决策
· AI = 听说读写 + 情绪识别 + 执行 + 预测
第二讲:AI能干什么?你能用它做什么?
2.1 AI已具备的神奇能力:
· 文本生成(讲话稿、公文、汇报、纪要)
· 图像创作(宣传海报、PPT、动画)
· 视频制作(短视频、政策宣传片)
· 情境模拟(法庭演练、干部培训、教育演示)
· 数据分析(政策效果预测、资源分配模拟、流行病趋势建模)
2.2 真实案例(部分):
· AI模拟审讯、辅助侦破(情绪识别+语音分析)
· AI创建“农村英语老师”场景,实现低成本高频对话训练
· AI生成个性化康养建议,为老年人提供自助医疗方案
第三讲:如何判断真假AI?
· 真AI能输出独一无二结果,不是模板套用
· AI ≠ 搜索引擎,它是“有理解力的创作者”
· 当前全球LLM(大模型)有能力训练AI的机构仅6.5家
· 避免伪AI:只包装不生成、只搜索不思考、夸大其词无落地
第四讲:AI应用方法论 = 哲学三问 + 黄金圈 + 新闻结构模型
四步大一统法:
1. 我是谁? → 明确AI的角色与身份设定(Prompt起点)
2. 我要干什么? → 明确任务目标与应用场景
3. 如何表达? → 拆解任务流程、内容格式、沟通方式
4. 为何重要? → 连接任务背后的政策价值与组织目标
应用示范:
· AI协助撰写一份“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三年规划”文件:从数据梳理到政策语言输出,全流程协同生成
第五讲:政府+AI的六大应用场景案例
5.1 公文写作与材料生成
· 智能撰写讲话稿、方案建议、公文摘要、会议纪要
· 解放基层干部时间,专注于思考与执行
5.2 数字化政务服务升级
· 自动答复市民咨询、政务办理机器人、政策文书生成
· 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优化群众体验
5.3 医疗与公共卫生
· AI医生辅助诊断、老年人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应急演练
· 构建“县医院+三甲医生”的远程智能协同体系
5.4 教育公平与乡村教师赋能
· AI名师一对一教学,个性化作业生成,课程自动纠错
· AI可作为乡村教育“平权利器”
5.5 安全与司法协同
· AI模拟法庭、案件证据整合、情绪识别分析
· 提升警务效率与司法规范性
5.6 政策模拟与科学决策
· 多情境模拟不同政策结果,辅助科学决策
· 建立“政策实验室”,预判民生影响
第六讲:组织+个人的AI生态建设建议
6.1 组织怎么做?
· 建立AI智能体目录与部门任务匹配机制
· 建设AI培训社群,定期共创/演示/试错
· 任命“AI应用引导员”或“智能体助理岗”
6.2 个人怎么做?
· 创建个人AI身份(绑定平台+Prompt设定+任务清单)
· 每天用AI完成1个小任务(写一封信、做一个图、做个汇报)
· 收藏10个最常用工具+训练10种任务模板
6.3 AI生态建议包:
· 10本推荐书单(《AI简史》《人人都要懂的AI》等)
· 10部推荐电影(《Her》《西部世界》《超级智能》等)
· 10个AI平台(GPT、豆包、可灵、DeepSeek等)
· 10位AI领域专家(李飞飞、奥特曼、霍夫曼等)
· 10个可加入社群(AI训练营、知识星球、G-Agent小组)
结语:未来不是由技术决定,而是由懂技术的人决定
AI之于政府,就像火车之于工业革命:
· 拥抱它的组织会提速、扩能、进化
· 拒绝它的组织将落伍、分裂、错失未来
AI将不是辅助,而是组织大脑的一部分。让我们共同创造AI政府的中国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