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第一时间,共评时政,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第一时评节目。
中国人民银行4月5日晚间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去年以来第四次加息。据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作出加息的决定,是意在应对可能再度创出新高的物价压力。所以,此时加息是我国央行对可能再度攀升的通胀压力所作出的提前应对。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到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王健,就以下问题与广大网友展开深入探讨。王教授您好。
王健:您好!
主持人:这次加息是从去年开始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的第四次加息,目的仍然主要是针对当前的通胀压力。今年1、2月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指数均较上年同期上升4.9%,预计3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指数将突破5%的警戒线。请您预计一下,这次加息对缓解当前的通胀压力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王健:加息应该说对控制通货膨胀是最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了,我们知道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多。有公开市场业务,有存款准备金率,还有利率等等,这些都有用。在这些工具当中,应该说利率的作用是最快、最明显的,各国用这个工具的时候都有类似的作用。所以这一次在预计3月份的通货膨胀会达到甚至超过5%的情况下,提前开始加息,这数字还没公布以前开始加息,是一种前瞻性,或者预防性的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个对治理通货膨胀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这个里头有一个问题,当我们把利率提高以后,我们马上会想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切切实实会因为利率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的坚挺。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当人民币利率提高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加了,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用更多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否则它会出现一个问题,这边提高利率,那边国外的钱通过资本项目,或者其他的投机涌进来了,这样它会对提高利率治理通货膨胀的这种政策效果起了一个打折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提高利率以后,特别要关注汇率政策的变化。
主持人:除了国内因素之外,这次加息有没有国际方面的考虑?比如日本政府震后向市场注入大量的货币这样的问题存在。
王健:现在加息肯定要考虑国际因素的,不仅要考虑日本的因素,也得考虑美国因素,欧洲的因素,也得考虑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因为这一轮通货膨胀和90年代,93到95年的通货膨胀不一样,最大的不一样是输入型通货膨胀这一次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油价的提高,像美国这样定量宽松政策的持续,都会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提高利率确实有国际上的因素,我们确实考虑到国际的经济变化,各国政府政策的变化,给我们通货膨胀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提高利率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是从国际视野来治理通货膨胀的。
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是关于这次加息的时机选择。业内不少人认为,这次加息的时间点早于预期,而且与上次2月8日晚间突然宣布加息一样,这次加息操作也选择在假期结束、工作日开始之际。这样的时机选择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健:货币政策它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操作方法就是可预期的。比如美国政府就喜欢这样,要么不说,一说就告诉你,我这个定量宽松的政策我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提前告诉大家了;另外一种操作方法也是经济学上经常讲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当年提出来意料当中的货币政策都是没用的。既然你早早预料到,企业,市场各种主体都在做调整,因此这个作用不大。它主张意料之外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政策。应该说,我们比较多的是采用了卢卡斯这种思路吧,每每出台加息政策也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也好,都处在一种预期之中,意料之外。上次也是的,大家觉得很突然,但实际上在这个突然的背后,大家也都预期到了,还有经济学家都提出来了,说中国经济当中有通货膨胀,所以中国已经进入了叫做“加息的通道”。加息的通道就是早早晚晚都要加,至于哪一天加,这就是意料之外的。所以这一次也有类似的政策的思路。预期,大家都预期过了,没有放清明节三天假以前大家都预期,是不是清明节过后就会有加息?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类政策工具出来,因此,它是属于预期之中的。但是又是意料之外的,大家没想到会在要上班的前一天突然公布了,但是上班前一天公布有一个好处,这样给大家有一个准备。所以他预期之中,意料之外这种政策的作用就会更加强烈一些,对于经济的调整作用,对治理通货膨胀效果就会更大一些。